Linux
Overview
Linux
The function of Linux directories:
Root directory (/)
The highest level directory from which all other directories stem, and only the root user has write permission.
/bin directory – User binary files
Contains binary executable files for commonly used Linux commands.
/sbin directory – System binary files
Contains commands typically used by system administrators for maintenance.
/etc – Configuration files
Contains all configuration files required by programs, including startup and shutdown shell scripts for individual programs.
/dev – Device files
Contains device files, including terminal devices, USB or an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system, such as network cards.
/proc – Process information files
This is a virtual file system that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running processes.
/usr – User programs
Contains binary files, library files, documentation, and source code for secondary programs.
/usr/bin contains binary files for user programs. If you cannot find user binary files in /bin, check the /usr/bin directory.
/usr/sbin contains binary files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s. If you cannot find system binary files in /sbin, check the /usr/sbin directory.
/usr/lib contains libraries used by /usr/bin and /usr/sbin.
/usr/local contains user programs installed from source.
/home – HOME directory
Contains personal profiles for all users. Linux is a multi-user system, so this directory is used to save user information.
/boot – Boot loader
Contains files related to the boot loader.
/lib – System libraries
Contains library files that support binary files located in /lib and /sbin.
/opt – Optional additional applications
A directory for installing additional software on the host, previously placed in the /usr/local directory.
/mnt /media – Mount directories
Default mount points for CDs, typically mounted at /mnt/cdrom, but not necessarily. You can choose any location for mounting.
/root – Administrator’s home directory.
Linux Command
shutdown
sync
shutdown
-k	并非真正关机,只向所有人显示警告信息。
如:shutdown -k +5
-r	重启。默认延迟一分钟
如:shutdown -r +3 “shutdown in 3 minutes”
-h	关机。默认延迟一分钟
如:shutdown -h 12:00/shutdown -h now
-f	重启时跳过磁盘检测。
-F	重启时强制磁盘检测。
-c	取消shutdown
system info
uname
-s  输出内核名称
-n  输出网络节点上的主机名
-r  输出内核发行号
-v  输出内核版本
-m  输出主机的硬件架构名称
-p  输出处理器类型或”unknown”
-i	输出硬件平台或”unknown”
-o	输出操作系统名称
-a  以如下次序输出所有信息。其中若-p和-i的结果不可知则省略
date
file and directory
查看当前目录下有哪些文件
-a 列出目录下的所有文件,包括以 . 开头的隐含文件。
-A 显示除 “.”和“..”外的所有文件。
-B 不输出以 “~”结尾的备份文件。
-c 与lt一起使用,显示并按照修改时间(ctime)排序,与l一起使用,显示修改时间,按名称排序。
-d 将目录象文件一样显示,而不是显示其下的文件。
-f 对输出的文件不排序,使用此选项后aU选项生效,lst选项失效
-F 在每个文件名后附上一个字符以说明该文件的类型,“*”表示可执行的普通文件;“/”表示目录;“@”表示符号链接;“|”表示FIFOs;“=”表示套接字(sockets)。
-g 类似l但是不显示所有者
-h 与l一起,以易于阅读的格式输出文件大小(例如 1K 234M 2G)
-i 输出文件的i节点的索引信息。
-k 以k字节的形式表示文件的大小。–si类似k但是以1000为进制而非1024
-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。
-L 遇到链接文件是,显示原文件的信息,而非链接信息
-m 横向输出文件名,并以“,”作分格符。
-n 类似l,但是用数字的 UID,GID 代替名称。
-o 显示文件的除组信息外的详细信息。
-p 目录后面加上/标识
-q 用?代替不可输出的字符。
-r 对目录反向排序。
-s 在每个文件名后输出该文件的大小。
-t 以修改时间排序。
-u 与lt一起使用,以访问时间(atime)排序;与l一起使用显示访问时间,按照名称排序
-x 按列输出,横向排序。
-Q 把输出的文件名用双引号括起来。
-R 列出所有子目录下的文件。
-S 以文件大小排序。
-X 以文件的扩展名(最后一个 . 后的字符)排序。
-1 一行只输出一个文件。
–color=no 不显示彩色文件名
–help 在标准输出上显示帮助信息。
–version 在标准输出上输出版本信息并退出。
mkdir
-m	设置权限模式(类似chmod)
-p	需要时创建目标目录的上层目录,但即使这些目录已存在也不当作错误处理
-v	每次创建新目录都显示信息
-Z	将每个创建的目录的SELinux 安全环境设置为CTX
touch 建立文件
-a	只更改访问时间
-c	不创建任何文件
-m	只更改修改时间
-r	使用指定文件的时间属性替代当前时间
-t	使用[[CC]YY]MMDDhhmm[.ss] 格式的时间替代当前时间
cat 查看文件内容
-A	等价于-vET
-b	对非空输出行编号
-e      等价于-vE
-E	在每行结束处显示$
-n	对输出的所有行编号
-s	不输出多行空行
-t	与-vT等价
-T	将跳格字符(tab)显示为 ^I
-v	使用^和M
rm 删除文件或目录
-f	强制删除。忽略不存在的文件,不提示确认
-i	在删除前需要确认
-I	超过三个文件或者递归删除前要求确认。比-i提示内容更少
-d	删除空目录
-r	递归删除目录及其内容
cp 拷贝
-i	覆盖前询问(使前面的 -n 选项失效)
-n	不要覆盖已存在的文件(使前面的 -i 选项失效)
-R, -r, –recursive		递归复制目录及其子目录内的所有内容
-s	只创建符号链接而不复制文件
-f	强制,将目标文件无法打开则将其移除并重试
mv 移动/改名
-f	覆盖前不询问
-i	覆盖前询问
-n	不覆盖已存在文件
#如果您指定了-i、-f、-n 中的多个,仅最后一个生效。
ln
语法:
ln 源文件路径 链接位置路径
常用命令选项:
-s 创建软连接
-f 强制执行
-i 交互模式,文件存在则提示用户是否覆盖
-n 把符号链接视为一般目录,显示为一般文件
-v 显示详细的处理过程

